“踌躇未决”单字解释
决:基本词义 ◎ 决 决 jué 〈动〉 (1) (形声。从水,夬( guài )声。本义:疏通水道,使水流出去) (2) 同本义 [dig;dredge] 自河决瓠子后,二十余岁,岁因以数不登。——《史记·河渠书》 大决所犯,伤人必多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 决,行流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人导之而行曰决,水不循道而自行亦曰决。——《说文通训定声》 予决九川,距四海。——《书·益稷》 决之东方而东流。——《孟子》 治水有决河深川。——《汉书·沟洫志》 决水而灌之。——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 河决不可复壅,鱼烂不可复全。——《史记·秦始皇纪赞》 鲧禹决渎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 决渎于殷周之世。 买庸而决窦。 (3) 又如:决江(掘开江边堤岸放水);决汩(疏通,疏导。开凿水流,使能通畅);决子军(古代挖坑道、地道的工兵);决泄(除去壅塞,排除积水) (4) 大水冲破堤...
未:基本词义 ◎ 未 wèi 〈副〉 (1) (象形。基本义:没有;不。“未”字否定过去,不否定将来,与“不”有别。但有时候也当“不”字讲) (2) 相当于“没有”、“不曾”、“尚未” [did(have) not;not yet;never] 未,无也。——《小尔雅·广诂》 未由也已。——《论语·子罕》 未之难矣。——《论语·宪问》 吾与郑人未有成也。——《公羊传·隐公六年》 吾未有言之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开春》 未果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 有孙母未去。——唐· 杜甫《石壕吏》 未百步则返。——明· 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 将舒未舒。 (3) 又如:未际(未发迹);未的(未必,不一定);未从(未曾,尚未);未傅(未成年的人);未遑(来不及,没有闲暇);未遇(未得到赏识和重用;未发迹);未宾(没有归顺);未集(未能完成);未臻(未到圆满的地步);未极(无穷远处;未到尽头;没有...
踌:基本词义 ◎ 踌 (1) 躊 chóu (2) (形声。从足,夀声。本义:踌躇;徘徊)...
躇:基本词义 ◎ 躇 chú (形声。从足,著声。踌躇:参“踌”字)——见“踌躇”( chóchú )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