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彻听”单字解释
听:基本词义 ◎ 听 聽 tīng 〈动〉 (1) (形声。本字从耳德,壬( tìng )声。从耳德,即耳有所得,今简化为“听”。“听”本义“笑貌”。从口,斤声。本义:用耳朵感受声音) (2) 同本义 [listen;hear] 听,聆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。——《书·泰誓中》 无稽之言勿听。——《书·大禹谟》 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。——《礼记·大学》 行人驻足听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听妇前致词。——唐· 杜甫《石壕吏》 夜阑卧听风吹雨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 听于庭。 听取蛙声一片。——宋· 辛弃疾《西江月》 (3) 又如:听知(听到);听受(聆听,用耳感受声音);听言(道听途说,没有根据的话);听真(听得真切);听直(听取曲直) (4) 接受,听信,接纳 [heed;obey;have a receptive ear for] 不听寡人。——《战国策·魏策》 故听...
彻:基本词义 ◎ 彻 徹 chè 〈动〉 (1) (形声。从彳( chì ),甲骨文,从“鬲”(炊具)从“丑”(举手),表示吃罢饭用手撤去炊具的意思。《说文》给古文增加了音符“彳”,变成了形声字。本义:撤除,撤去) (2) 同本义 [remove] 废彻不迟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 司宫彻之士。——《礼记·燕礼》 彻筮席。——《礼记·士冠礼》 大夫无故不彻县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 且虽诸侯相见,军卫不彻,警也。——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 三家者以《雍》彻。——《论语·八佾上》 解车休马,罢酒彻乐。——《淮南子·原道》 (3) 又如:彻案(撤去食案);彻坐(撤去座位);彻兵(撤军) (4) 拆毁;拆下 [dismantle] 彻我墙屋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 伯昌号衰,秉鞭作牧,何令彻彼岐社,命有殷国?——《楚辞·天问》 (5) 又如:彻屋(拆除房屋) (6) 通达;明白 [understand] 汝心之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