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比葫芦画瓢”单字解释
比:基本词义 ◎ 比 bǐ 〈动〉 (1) (会意。从二匕,匕亦声。甲骨文字形,象两人步调一致,比肩而行。它与“从”字同形,只是方向相反。《说文》:“二人为从,反从为比。”本义:并列;并排) (2) 同本义 [be nextor near to] 比物四骊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六月》 南方有比翼鸟焉,不比不飞,其名谓之鹣鹣。——《尔雅·释鸟》 危东六星,两两相比曰司空。——《史记·天官书》 比其具。——《周礼·世妇》。注:“次也。” 及献比禽。——《周礼·田仆》 子比而同之,是乱天下也。——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 比诸侯之列,给贡职如郡县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 纳比笼中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(3) 又如:比肩(肩碰肩,谓高矮差不多);比物(排比同类事物);比集(排比汇集);比缀(编排连缀) (4) 连接,接近 [be close to;be near to] 家人失火,屋比延烧。——《史记...
瓢:基本词义 ◎ 瓢 piáo 〈名〉 (1) 瓠的一种。也称“葫芦” [gourd;calabash] 瓢,蠡也。从瓠省,票声。——《说文》 瓢,瓠勺也。——《三苍》 一瓢饮。——《论语》 (2) 又如:瓢冠(瓜瓢形的僧帽);瓢堂(简陋的堂室) (3) 用葫芦干壳做成的勺 [gourd ladle]。如:瓢杓(剖开葫芦制成的酒器);瓢壶(盛酒的器具);瓢把子(江湖黑话。土匪头子);瓢箪(饮食只有一瓢水,一篮饭。比喻清寒穷困);瓢勺(把老熟的葫芦剖成两半所做成的勺子) (4) 量词。用以量水、酒 [gourd ladle]。如:一瓢水...
画:基本词义 ◎ 画 畫 huà 〈动〉 (1) (会意兼指事。金文。上面是“聿”( yù ),象以手执笔的样子,是“笔”的本字;下面象画出的田界。整个字形,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。本义:划分,划分界线) (2) 同本义 [pide] 画,界也,象田四界,聿所以画之。——《说文》 画为九州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 画壄分州。——《汉书·地理志上》 (3) 又如:画野分疆(划分疆域而治);画土分贡(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,天子划分封地给诸侯,诸侯定期向天子朝贡);画地(在地上画界线);画界(划定疆界) (4) 绘画;作画 [draw;paint] 为蛇画足。——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 善画者多工书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 善画者或兼建筑。 (5) 又如:画学(绘画的学问);画壁(在墙壁上作画);画革(在皮革上书写);画癖(喜爱绘画艺术成癖) (6) 用画装饰的或以图案等装饰的 [be decorated with pa...
芦:基本词义 ◎ 芦 蘆 lú 〈名〉 (1) (形声。从艸,盧声。本义:草名。芦菔) (2) 芦菔,似芜菁。今作萝卜 [radish] 芦,芦菔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今之萝卜也。” 芜菁,共紫华者谓之芦菔。——《方言》三 (3) 又如:芦萉(莱菔的别名。又名萝卜) (4) 芦苇 [reed],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在浅水里;茎中空,可以编帘子,盖屋顶。又名“苇子”。如:芦汀(生长着芦草的水边);芦田(清代称在长江等河湖沿岸,只适合种植芦苇的低洼地);芦衣(用芦花为絮所缝制的衣服);芦灰(芦苇烧成的灰。相传女娲氏堆积芦灰以防止泛滥的洪水)...
葫:基本词义 ◎ 葫 hú 〈名〉 (形声。从芔,胡声。本义:蔬菜名。即“大蒜”) [古]∶蒜或大蒜的别名 [garlic] 蒜有大小,大蒜为葫,小蒜为蒜。——《尔雅翼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