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反面教材”单字解释
反:基本词义 ◎ 反 fǎn 〈动〉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从又从厂。“厂”音 hǎn 。本义:手心翻转) (2) 同本义。通“翻”。覆,倾倒 [turn over] 反,覆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以齐王,由反手也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 何以知其不反水浆邪?——《汉书·张安世传》 (3) 反覆 [over and over again;again and again] 安反侧于万物。——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 不思其反。——《诗·卫风·氓》 成反复自念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(4) 又如:辗转反侧;反易(颠倒);反风(风向倒转) (5) 通“返”。返回;回归 [go back] 使子路反见之。——《论语·微子》 夫迷途知反,往哲是与。——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 至竟而反。——《战国策·卫策》 三年而反。——《墨子·鲁问》 旬有五日而后反。—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 经纶世务者,窥谷忘反。——吴均《与朱元思书》 今...
教:基本词义 ◎ 教 jiāo 〈动〉 (1) 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 [teach;instruct] 十三教汝织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教其不知,而恤其不足。——《左传》 (2) 又如:教课;教书;手把手教;教唱歌;教倌(教入塾);教老者(方言,教员);教率(教授引导);教书匠(对教师的谑称) (3) 使;令;让 [let] 曲罢能教善才服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》 (4) 另见 jiào 基本词义 ◎ 教 jiào 〈动〉 (1) (会意。从攴( pū), 从孝,孝亦声。“攴”,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。在奴隶社会,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、教化。本义:教育,指导) (2) 同本义 [teach;instruct;give guidance] 上所施下所效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以教国子弟。——《周礼·师氏》。注:“教之者,使识旧事也。” 教也者,长善而救其失者也。——《礼记·学记》 教者,民之寒暑也。——《礼记...
材:基本词义 ◎ 材 cái 〈名〉 (1) (形声。从木,才声。本义:木材,木料) (2) 同本义 [timber] 材,木梃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五曰材贡。——《周礼·太宰》 驾而乘材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:“横木也。” 无所取材。——《论语》。郑注:“无所取于桴材。” 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,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。——《庄子·人间世》 材朴委积兮。——《楚辞·九章·怀沙》 因造玉清宫,伐山取材。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 (3) 又如:木材;材器(材木与器物) (4) 泛指原料、材料 [material] 饬化八材。——《周礼·太宰》。注:“珠、象、玉、石、木、金、革、羽也。” 其材足以备器用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 献材于殡门外。——《仪礼·士丧礼》。注:“明器之材。” (5) 又如:钢材;器材;木材;就地取材 (6) 资料 [data;material]。如:教材;题材;素材 (7) 人...
面:基本词义 ◎ 面 靣 miàn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里面是“目”字,外面表示面庞。“面”,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。“脸”是魏晋时期才出现,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,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“面”本义:脸) (2) 同本义 [face] 面,颜前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。——《周礼·撢人》 私面私献。——《周礼·司仪》 大辂在宾阶面。——《书·顾命》 必唾其面。——《战国策·赵策》 满面尘灰烟火色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卖炭翁》 女之靧面。——明· 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 椎髻仰面。——明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 (3) 又如:面不厮睹(脸不对着看,表示生气);颜面(脸面;脸部;体面;面子);满面(整个面部) (4) 外表;表面 [surface;top;face] 微澜动水面。——韩愈《南山诗》 (5) 又如:面从(表面顺从。指非出于由衷之愿);面友(非以真诚相交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