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两面三刀”单字解释
三:基本词义 ◎ 三 sān 〈数〉 (1) (指事。本义:数目。二加一的和) (2) 同本义 [three] 三,天地人之道也。从三数。——《说文》 三,数名。——《广韵》 二与一为三。——《庄子·齐物论》 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——《老子》 王三赐命。——《易·师》。荀注:“三者阳德成也。” 结恨三泉。——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。注:“三者数之小终。”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。——《易·需》 纪之以三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下》 狡兔有三窟,仅得免其死耳。——《战国策》 (3) 又如:三叉(三歧的道路);三木(古时套在犯人颈、手、足上的刑具);三节(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、三月三上巳节、九月九日重阳节);三学(太学、武学、宗学;或指府学、州学、县学);三衙(三次,三回);三巡(斟茶或酒三次);三休(三顿);三脚猫(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);三班六房...
两:基本词义 ◎ 两 兩 liǎng 〈量〉 (1) (会意。从一,兩平分。兩亦声。本义:二十四铢为一两) (2) 同本义 [liang,a unit of weight] 16两为1斤。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。05千克,十钱一两,十两一斤 两,二十四铢为一两。——《说文》 衡权…本起于黄钟之重。一龠容千二百黍,重十二铢,两之为两,二十四铢为两,十六两为斤。…两者,两黄钟律之重也。——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 (3) 双。用于鞋娄 [two] 一两棕鞋八尺藤,广陵行遍又 金陵。—— 唐· 戴叔伦《忆原上人》 (4) 匹(长四丈) 归夫人鱼轩,重锦三十两。——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 (5) 通“辆”。车一乘 [used for buses,carts,etc.] 武王戎车三百两。——《书·牧誓·序》 之子于归,百两御之。——《诗·召南·鹊巢》 词性变化 ◎ 两 兩 liǎng [数] (1) 二 [two] 参天两地而倚数。——《易·说卦》 以九两系邦国之...
刀:基本词义 ◎ 刀 dāo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刀形。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古代兵器名) (2) 同本义 [knife;soldier's sword;sabre] 刀,兵也。象形。——《说文》 刀,到也,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。——《释名》 刀光照塞月,阵色明如昼。——唐· 崔国辅《从军行》 (3) 又如:刀枪;刀兵;刀瘢(刀伤的瘢痕)。 (4) 泛指用来斩、割、切、削、砍、铡的工具 [knife] 中刑用刀锯。——《国语·鲁语》 有斧钺刀墨之民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 帝自捉刀立床头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容上》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。——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 屠乃奔倚其下,弛担持刀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 (5) 又如:刀锯(古代的刑具。割刑用刀,刖刑用锯);刀环(刀头的环);刀墨(古黥刑。先用刀在额头上刻划,然后再染上墨);刀斧手(刽子手;又指持刀拿斧、准备捉拿后杀人的军士...
面:基本词义 ◎ 面 靣 miàn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里面是“目”字,外面表示面庞。“面”,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。“脸”是魏晋时期才出现,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,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“面”本义:脸) (2) 同本义 [face] 面,颜前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。——《周礼·撢人》 私面私献。——《周礼·司仪》 大辂在宾阶面。——《书·顾命》 必唾其面。——《战国策·赵策》 满面尘灰烟火色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卖炭翁》 女之靧面。——明· 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 椎髻仰面。——明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 (3) 又如:面不厮睹(脸不对着看,表示生气);颜面(脸面;脸部;体面;面子);满面(整个面部) (4) 外表;表面 [surface;top;face] 微澜动水面。——韩愈《南山诗》 (5) 又如:面从(表面顺从。指非出于由衷之愿);面友(非以真诚相交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