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谦和”单字解释
和:基本词义 ◎ 和 咊 hé 〈形〉 (1) 和谐;协调。 [harmonious;coordinated] 和,相应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和,谐也。——《广雅》 音声相和。——《老子》 乐从和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下》 倡予和女。——《诗·郑风·萚兮》 鸣鹤在阴,其子和之。——《易·中孚卦》 与讴谣乎相龢。——《文选·王褒·洞箫赋》 和五声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 圣人为能和。 和乐之本也。 夔能和之。 (2) 又如:和合日(和谐、合好的吉日);和合会(合好;和谐);和令(和谐畅适);和比(和谐) (3) 和顺;平和 [gentle;mild]。如:和衷(和善。今称和衷共济,即指同心和善而共济艰难);和昶(和畅);和直(平和爽直;和顺正直);和正(和顺端正) (4) 和睦;融洽 [on friendly terms;harmonious] 颜色愈和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 言和而色夷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 (5) 又如:和友(和睦...
谦:基本词义 ◎ 谦 謙 qiān 〈形〉 (1) (形声。从言,兼声。本义:谦虚,谦逊) 同本义 [modest;humble;self-depreciatory] 谦,敬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侧重于内心上的恭顺谨慎。 谦,逊让也。——《玉篇》 谦也者,致恭以存其位者也。又,谦者,德之柄也。——《易·系辞》 谦谦君子,用涉大川。——《易·谦》 皆谦而礼交之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 谦得益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(序)》 非苟为谦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 (2) 又如:谦洽(谦虚和蔼);谦光(虽谦抑而辉光益显);谦冲(谦虚);谦克(谦逊自制);谦厚(谦逊温厚) 词性变化 ◎ 谦 謙 qiān 〈动〉 (1) 通“嫌( xiān )”。嫌疑 [suspicion] 贵而不为夸,信而不处谦。——《荀子·仲尼》 (2) 丧失 [lose] 爵位不谦,田宅不亏。——《逸周书·武称》 (3) 假借为“兼”。同时具备若干方面 [hold t...